大數據、互聯網、移動支付等金融科技發展改變了人們的日常行為活動,銀行業傳統網點轉型升級成為重要課題。近期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的“無人銀行”正式亮相上海九江路,成為國內首家無人銀行網點。事實上,近年來銀行業對于智能網點改造升級的探索呼聲越來越高,不過也有部分業內人士質疑,無人銀行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化,短期內推廣難度依然較大。
首家上海開業
無人超市、無人餐廳、無人駕駛等黑科技正逐漸延伸至金融機構。近期建設銀行上海九江路無人銀行正式開業,成為商業銀行網點轉型路上的探路者。
與傳統銀行網點最直觀的區別是,在無人銀行,智能服務機器人擔負起了網點大堂經理的角色,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與到店客戶進行交流互動、了解客戶服務需求,引導客戶進入不同服務區域完成所需交易。
在業務辦理方面,區別于傳統銀行設立柜臺柜員,客戶排號排隊流程,無人銀行內部備有智慧柜員機、VTM機、外匯兌換機以及各類多媒體展示屏,業務辦理均可通過智能化流程實現,完全由客戶自助操作。
據悉,90%以上傳統網點的業務已經可以在無人銀行由各種自助機具承擔。對于VIP客戶的復雜業務還專門開辟了私密性很強的單獨空間,可在這里通過遠程視頻專家系統由專屬客戶經理為其提供一對一的咨詢服務。近年來,銀行“智能化轉型”提速,物理網點布局和柜員人數增速普遍放緩,今年3月,中國銀行業協會對外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總數達到22.87萬個,其中新增營業網點800多個,與2016年的3800多個新增營業網點相比減少近80%。與此同時,銀行業布局建設自助銀行16.84萬家,較上年增加7300多家;布放自助設備80.26萬臺,其中創新自助設備11.39萬臺;自助設備交易筆數達400.06億筆,交易總額66.13萬億元。
網點改造戰役打響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洶涌崛起,商業銀行推進網點輕型化、智能化、特色化、社區化轉型,銀行業新常態下,各家銀行積極擁抱金融科技時代成為必然選擇。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將資源放在智能化以及線上服務上。2014年,興業銀行推出“智能柜臺”,據悉,該智能柜臺具有80多項功能,能夠支持大部分非現金業務辦理,如借記卡開戶、轉賬匯款、電子銀行簽約以及換卡申請、實物貴金屬銷售、理財產品購買等。
2017年6月,廣發銀行第一家智能網點在武漢開業,實現了網點智能機具、柜面系統以及移動終端三者之間的信息推送和互聯互通,在該模式下,客戶辦理業務不再需要排隊叫號、頻繁流轉于網點各崗位。此外,邯鄲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都在嘗試突破傳統金融行業壁壘,打造智能化新門店。
對于商業銀行轉型的原因,金樂函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析師廖鶴凱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銀行網點智能化改革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互聯網時代帶來的變革給傳統銀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現在銀行離職率比較高,人員成本也很高,智能化改革也是順應新時期的新情況。
“一方面,金融科技發展很快,網點智能化可以提高業務辦理效率;另一方面,銀行網點智能化也是銀行輕型化發展目標,可以降低網點運營成本。”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卿坦言。
短期內難成趨勢
事實上,關于銀行網點能否消亡的爭論一直是業內討論的熱點,不過目前主流看法是,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深化,商業銀行網點形態將會發生改變,盡管銀行智能化轉型成為大勢所趨,但短期來看,實現全面無人化推廣難度依然較高。
盡管無人銀行為銀行網點轉型打開探索新路徑,但目前銀行業務還難以實現百分之百無人化。據了解,目前建行的這家無人銀行網點還是會有銀行員工參與,比如平時會安排保安值班,客戶在智能終端上開卡、匯款時,出于安全風險考慮,也會安排工作人員現場服務。
廖鶴凱認為,長期來看,無人銀行將是發展大趨勢,網點集約化也會是大趨勢,無人銀行難以完全無人化也是技術所限,但是后臺有職員操作未來卻可以同時處理多個網點的業務,效率可以提高很多。短期肯定還是試點,也是一個摸索的過程。
趙卿也認為,目前的無人銀行是體驗于前端用戶體驗方面,從客戶的角度感受,銀行業務的全自助方式開展,并不是意味著銀行所有的業務都是通過智能化方式開展,很多銀行都在推進網點智能化建設,但是無人銀行的普及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畢竟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客戶對智能化網點的接受程度不同,銀行的部分業務還需要人工引導。北京商報記者 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