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百度云,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 歡迎訪問中國經貿網!
首頁 新聞 城市 國內 民生1+1 教育播報 娛樂看點 城市足跡 原創 時尚

您的位置:首頁 > 城市足跡 >

浦東:勇當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標桿

來源:解放日報    編審:    發布時間:2018-04-18 23:20:05

今天,浦東新區迎來開發開放28年的紀念日。

28年前,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開發開放浦東的戰略決策,上海和浦東由此踏上了改革開放的快速道。

28載倏忽而逝,曾經農田廣袤、房舍低矮的浦東早已今非昔比。

當年“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僻壤,如今面貌一新,已成人才薈萃、要素資源集聚的“寶地”,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一張亮麗名片。比數據和形象更重要的,是功能與環境的提升——不僅具備了一流的發展硬環境,更初步形成了與國際接軌的發展軟環境。

實施國家戰略,是上海光榮使命與擔當,也是上海發展契機。回眸28年,浦東開發開放歷程見證著國家戰略的高瞻遠矚,體現了抓住機遇先行先試的價值和成果。展望未來,浦東將繼續勇當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標桿,在新的更高起點上再出發,以更大的責任擔當、更好的精神狀態當好排頭兵中的排頭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

自貿區 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改革再出發

西班牙服裝零售品牌ZARA深受中國消費者歡迎,其當季最新款服飾最快兩天內就能登錄上海門店供國內消費者選購,上海自貿試驗區在國內首創的“區港直通道”在背后功不可沒。通過將“先入區,后報關”、“先入區,后報檢”、“預檢驗”、“分批出區,集中報關”等無縫銜接的創新政策實現通關作業流程再造,最快3小時40分的出關紀錄再一次刷新“上海自貿速度”。

2013年9月29日,中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上海浦東誕生,4年半來,上海自貿試驗區正是以不斷先行先試的“自貿速度”,使區內新設企業數達到設立前的1.5倍,以1/50的面積創造了上海40%的貿易總額,實現了浦東新區3/4以上的生產總值和50%的工業總產值,浦東80%的金融機構與跨國公司總部聚集在自貿試驗區。

先行先試實現改革系統集成

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當天,首發的“負面清單”列出了190條管理措施,36家中外企業成為首批入駐自貿試驗區的“嘗鮮者”。而中央交給上海和浦東的任務,正是對照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以開放為引領深化改革,強化制度創新。

于是,“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成為上海自貿試驗區當仁不讓的座右銘,而浦東的改革之路也正式與自貿試驗區“風雨同路”。

2016年4月,浦東正式展開“證照分離”改革。面對這一黨中央、國務院交給浦東新區實施的重點改革試點任務,試點2年來,“證照分離”116項改革任務成效明顯,圍繞取消審批改為備案、注重協同配套、注重當場辦結、告知承諾等創新方式進行了57項改革。

去年12月,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宣布將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內先行先試“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一改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和生產許可“捆綁”模式,允許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單獨申請醫療器械注冊證。在有效降低準入門檻的同時積極釋放市場活力,也標志著浦東用不到2年的時間,將“證照分離”改革從1.0版提升至了2.0版,改革再次助推“自貿速度”。

下一步,浦東將全力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打造世界一流營商環境。其中,開辦企業將全力跑出“自貿區速度”,注冊登記時的企業變更事項當場辦結,在名稱庫選名如需核名,也將在2天內辦結。貿易通關更將持續跑出“自貿速度”,預計95%的海運貨物將實現2天內入關,95%的空運貨物12小時內實現入關。到2020年,上海自貿試驗區的通關速度將全部以小時計算。

打造對外開放橋頭堡

建設中國首個自貿試驗區,創新金融改革、先行先試金融開放政策是上海,也是浦東義不容辭的責任。

2013年12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出臺金融支持上海自貿試驗區30條意見,標志著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內容“落地”。有了政策支持,下一步如何“試”乃至“闖”,仍需上海自己探路。但僅僅過去兩個多月,2014年2月18日,上海自貿試驗區啟動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自貿區金融創新業務終于邁出實質性步伐。4個月后,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核心內容“落地”,首批銀行開立自由貿易賬戶。緊扣金融開放節奏,同年7月1日,上海自貿試驗區新增31條擴大開放措施,“負面清單”從最初的190條調整減少至139條。

探索建立跨境貿易電商平臺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另一大“重任”。2013年12月28日,全國首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平臺“跨境通”在上海自貿區啟動,標志著借助自貿區平臺的跨境電子商務在上海邁出實質性步伐。2014年2月,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試點工作啟動,率先在上海自貿區洋山保稅港區試點。

今年1月30日,外高橋集團與京東物流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將在位于上海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服務港平臺的森蘭商都,打造名為“京東匯”的跨境電商體驗館,破解以往自貿區一般進口保稅商品“只能看不能買”的尷尬。此時,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由外高橋集團股份下屬上海外聯發商務咨詢有限公司(UDC)與上海助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助跑網絡)合作搭建的“跨境電商服務港”已經能夠為入駐電商提供標準、專業、整體的全產業鏈精準服務。

創新腳步不止,挑戰也迎風而來。2015年4月27日,上海自貿區擴展區域正式揭牌,陸家嘴金融片區、金橋開發片區、張江高科技片區等三大片區正式納入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區后的上海自貿區,也從28.78平方公里的面積擴展至約120平方公里。

面積擴大了4倍,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的效能也不斷升級。2015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分賬核算業務境外融資與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自貿區“金改3.0版”大幕正式拉開。2016年7月,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成功為新開發銀行開立首個國際金融組織的自貿區賬戶。2017年6月,《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負面清單指引(2017年版)》發布,標志著全國首張按照國際慣例編制的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負面清單”指引正式誕生。

而今,隨著上海自貿試驗區與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雙自聯動”步伐的持續邁進,上海自貿試驗區也將在新起點實現新作為,建設融開放、創新為一體的綜合改革試驗區,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風險壓力測試區,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治理能力的先行區,以及服務“一帶一路”、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浦東也將聚焦開放引領和價值鏈的再提升,促進上海“五個中心”的融合、協同發展,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遠景。

一網通辦 優化營商環境的新名片

開發開放28年來,浦東始終在審批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進行著探索。如今,全面打造“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品牌,又成了浦東改革的新名片。

一個窗口代表營商環境

浦東企業服務中心大廳,單日接待量超過2000人次。每天9時,注冊窗口準時開啟,企業申請人拿著材料魚貫而入。一位在窗口工作了20年的自貿區注冊許可分局企業注冊科副科長施文英,每天要經辦兩百多份企業注冊執照,小到個人獨資、民營創業企業,大到央企、國企,無數企業從她手中誕生。

截至去年7月,浦東新區已有市場主體39萬多戶,平均每天有超過100家企業在這里誕生。然而,企業數量越多,增速越快,對營商環境的考驗就越大。

近年來,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設在浦東企業服務中心的窗口辦事效率不斷提速,施文英的工作節奏更快了。“自貿區成立以來,政策不斷更新,一線窗口作為直接與企業打交道的平臺,幾乎每天都有新的改革舉措在這里誕生。”每一次改革,放到窗口都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小小窗口就是改革的最前沿。

去年4月27日,浦東正式啟動企業市場準入“全網通辦”,企業的市場準入事項通過網上政務大廳一口登陸、紙質材料快遞寄遞,申報、預審、受理、審查、決定、發證等六個環節網上辦理,新注冊企業可實現“當天預約、當天辦理”。如今,浦東新區企業市場準入中區級104個審批事項已全部納入全網通辦的實施范圍,其中,74項事項實行“網上全程辦理”,30項事項實行“網上辦理,窗口只跑一次”。

今年1月,浦東推出企業登記“1+1+2”辦理模式,對于企業變更登記類事項1日內當場辦結,使用可選用名稱的企業設立登記1日內當場辦結,而使用非可選用名稱的企業設立登記2日內辦結。“今天收進來的材料,必須當天清掉,這是過去所無法想象的。”施文英說,“當日辦、當日清”是浦東對企業的承諾。

上海達美樂比薩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上海擁有72家分公司的外資企業。近日,該公司擬變更分公司負責人,涉及變更的分公司達60多家,數量龐大,為保證經營秩序,企業希望能盡快辦理。針對企業需求,市場監管局結合窗口工作實際,采取專人負責制,為企業量身打造實施方案,建議申請人分三批前來辦理當場辦結的變更服務,有效幫助企業節省了15天的等候時間和往返次數。

今年3月,上海全面打響“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品牌,面向市場主體和市民的服務事項,要力爭做到一網受理、只跑一次、一次辦成,逐步實現協同服務、一網通辦、全市通辦。目前,上海自貿區已實現由原來在99個窗口分別辦理18個審批部門、129項審批事項,向每一個窗口綜合辦理的轉變。

集成創新造就“自貿速度”

優化營商環境,為全國先行先試各種創新監管制度,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一直是國家交給浦東的使命。中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誕生在浦東,成立5年,自貿區新設企業數已是設立前同一區域的1.5倍,以上海1/50的面積創造了全市40%的貿易總額。

在浦東,一支進口口紅的故事流傳頗廣。過去,企業每進口一支新口紅,都要拖著一拉桿箱的資料和樣品到北京審核。自從浦東試點實施非特殊用途化妝品進口“審批改備案”改革后,一支進口口紅從3到5個月的審批時間縮短為5個工作日就可完成備案,而這背后,是多部門的協同運作、集成創新。

企業提交的材料由市場監管局窗口備案,食藥監等部門對產品備案資料進行核對,備案后,檢驗檢疫部門為企業辦理進口相關手續。期間,食藥監、市場監管局、海關和檢驗檢疫等部門形成聯席會議制度,現場解決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海關、檢驗檢疫等口岸部門的協同創新為企業省下了運營成本。

今天,上海自貿區累計有1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其中大部分都是多部門協同的系統性創新。浦東深知,改革絕不是單一的創新,因為單一的改革容易被復制,只有多元融合的創新,才能營造獨特優勢。

近日,進出外高橋保稅區七號門的集卡司機都會注意到,海關卡口長達12米的黃色減速區,有意放緩速度,以免追尾前車。這些減速帶是去年新增的,原因有些讓人感慨:自貿區成立前,通關速度慢,集裝箱卡車常常在卡口前排長龍,恨不能插翅飛過;自貿區成立后,隨著各項改革推進,平均過卡時間從6分鐘縮短至30秒,司機都不用下車敲章,坐在駕駛室里將“核放單”上的條形碼對準車道掃描器,自動抬桿過卡。來自上海自貿區管委會的統計數字表明,自貿區成立近4年來,通關效率大大提升,進出境時間較全關區平均水平分別縮短78.5%和31.7%。

貨物通關大提速,不僅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也給市民生活帶來更多暢快體驗。從距離中國最遠的國家智利進口車厘子到上海只需72小時;國外最新上市的彩妝、護膚品,經備案進口在保稅區也能同步購買; 最新款式的ZARA潮裝包機空運到浦東機場,從飛機落地到離開保稅監管區只需要3小時40分,當天落地的貨品,在第二天7時之前,就會出現在門店的貨架上……

政策的改革帶來了企業的集聚,企業的集聚服務于社會的發展。有學者認為,或許對于上海這樣的現代化大都市而言,政府要做的就是做好服務,把最好的企業吸引過來,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給予他們充分自由,督促他們公平競爭,就能形成出蓬勃發展的經濟生態。這是浦東為中國經濟轉型提供的樣本。而浦東的故事,仍在繼續。

科創中心 邁向世界一流科學城

站在浦東張江的高處俯瞰,眼底盡是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上海光源二期,以及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活細胞結構與功能成像等線站工程、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等“1+4”項目落戶張江,和已投入使用的上海光源一期、超算中心和蛋白質中心,構成了耀眼的張江科學設施集群。

回看1992年,在浦東新區峨山路當時的童涵春堂藥廠,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公司正式掛牌成立。當時的張江,不過是片待墾的荒原。26載斗轉星移,張江科學城而今已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載體落地建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以推動“五個一批”(一批大科學設施項目、一批創新轉化平臺、一批城市功能項目、一批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項目、一批產業提升項目)的重點項目為主要抓手,對標的是美國硅谷、新加坡瑋壹科技園、日本筑波科學城,打造科學特征明顯、科技要素集聚,環境、人文、生態充滿創新活力的世界一流科學城。

定位“世界一流”,底氣源自創新

“北有中關村,南有張江園。”從阡陌縱橫的鄉間土地,到國內高科技園區的著名品牌,“張江”兩個字,已成為國內創新高地的代名詞。目前,張江園區注冊企業1.8萬余家,初步形成了以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文化創意、低碳環保等為重點的主導產業。國家新藥研發機構有30%來自張江,張江也是我國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國家新藥篩選中心等一批國字級平臺落戶張江……

今年,張江科學城首輪73個項目將實現全面開工,張江將形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基本框架,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綜合能力最強的光子大科學設施群,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一花獨放不是春,除張江這塊科創中心建設的核心承載區外,浦東還有一塊承載科技創新中心功能的海邊熱土,那就是位于新區最南端的臨港地區。經過十余年開發,臨港已成為上海乃至全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領導者,初步形成了新能源裝備、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船舶關鍵件、海洋工程、工程機械、民用航空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6+1”產業格局,工業總產值保持30%的年均增幅,稅收收入保持24%以上的年均增幅。

未來,通過“張江—臨港”南北創新走廊聯動工作方案,浦東將探索張江科創中心核心承載區與臨港科創中心主體承載區功能聯動研究體制機制,科技成果轉化、產業支撐、空間布局、收益共享、政策共享和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機制,打通制約區域協同發展的政策和機制瓶頸。依托張江科學城的創新源泉,充分利用臨港的“雙特”政策優勢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發展空間,加強區域創新協同和產業轉型升級,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聯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高品質配套,園區向城區轉變

1993年,張江園區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條城市快速干道——龍東大道、第一條城市道路——科苑路(北段)通車,這些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竣工,標志著張江園區第一次開始成為上海市城區的組成部分,開始了其在形態意義上的城市化進程。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張江的廠房、高樓拔地而起,集聚的就業人口越來越多,但相應的配套設施卻比不上其產業飛速發展的進度。

近年間,張江著力探索單一產業園區向綜合城市社區的轉變,重點結合市級城市副中心,集中設置具有影響力的高能級文化體育設施。按照15分鐘生活圈的要求,均衡配置生活配套設施。進一步打造促進交流的公共空間,鼓勵企業、單位打開圍墻,將“道路”轉型為“街道”,形成積極界面,激活城市交流功能。

據調研,科學城目前約有58萬就業人口,其中約10%居住在張江。通過建設張江科學會堂,形成集創業孵化、國際學術交流和產品展示交易為一體的地標性設施;結合未來公園設置圖書館、美術館、體育館、演藝館等文體設施;結合水泥廠改造建設文化創意園;結合園區實際綜合設置圖書館、博物館、體育場館、教育培訓、醫療服務等地區級公共設施等,張江把關注點放在了服務人的身上。

未來,張江科學城就業人口預計70萬,規劃一方面主動調整用地結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盡可能提高住宅供應總量,另一方面采用租賃住宅的措施,使大部分新增住宅用于租賃房,將能夠滿足科學城50%就業人口的居住需求。

今年2月,《張江科學城規劃實施行動方案》正式出爐,根據方案,張江將以“科學特征明顯、科技要素集聚、環境人文生態、充滿創新活力”為理念,積極推進張江科學城規劃實施,力爭到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張江科學城基本框架。其中,包括兩個“注重”:注重集中度與顯示度、注重產城融合。張江科學城的新定位,使其有足夠的空間來完善城市功能。

集聚國際人才,科創中心有了新“范兒”

過去在上海,沒有人不知“張江男”,這個聚集在張江,擅長掙錢卻沒空花錢的理工男群體,吃苦肯干,卻又木訥樸實。人們調侃,“陸家嘴男”的發型可以有很多種,“張江男”的發型就簡單很多——主要分“梳了”和“沒梳”兩種。而今再打量形形色色的“張江人”,恐怕要放下刻板印象了——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在這兒,各行各業海外人才在這兒,青年外國留學生也在這兒,張江不但不“土”,還起了“國際范兒”。

2017年6月16日,浦東推出了提高海外人才通行和工作便利度的九條措施,并宣布成立全國首個海外人才局,負責受理外籍人才來華工作許可、永久居留認定和推薦等,為外籍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在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華東理工大學客座教授伯納德·費林加和上海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庫爾特·維特里希通過“綠色通道”申請了永久居留身份證,成為首批入滬工作并擁有“中國綠卡”的諾獎得主。目前,張江高新區管委會已為30名外籍高層次人才出具了永久居留推薦函。

今年1月1日起,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臨港也實行了最新版的人才政策,在人才引進、人才獎勵、臨港工匠培育、培養培訓和住房保障方面為人才保駕護航。此外,通過協調轄區相關學校、醫院、機構,為符合一定條件的人才提供子女入園入學、家政服務和就醫綠色通道等服務,臨港致力于打造一座“生活最舒適、人才最向往”的活力新城,為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軟環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高品質生活 讓每個人感受宜人的“溫度”

城市發展的“高度”和“速度”,歸根到底就是要讓工作和生活在其間的人,感受到宜人的“溫度”。面向未來,上海要建設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成為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而浦東正在描繪的美好藍圖就是按照“三個城”的定位,打造開放、創新、高品質的新區。

家門口享受全方位社區服務

提到去年6月設立在“家門口”的服務站,家住浦東宣橋鎮藝泰安邦小區的老黨員張火根贊不絕口。張大爺今年已80歲高齡,身患多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藥。以往獨自坐車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單邊時間花費在40分鐘以上。如今,“家門口”服務站不僅解決老張的配藥路程遠、時間長的難題,還向他提供各種日常保健知識。

像老張家門口這樣的“服務站”正在浦東全面鋪開。據悉,浦東新區自2017年5月推進“家門口”服務體系以來,新區36個街鎮,試點建設村居“家門口”服務站830個,其中村225個,居605個,試點覆蓋面64.6%,今年上半年將在此基礎上實現全覆蓋。居民辦事可以不出居民區,負責接待的值班人員基本都能當場辦結;復雜問題也用不著到處跑,一口受理后,兩個工作日內給予回復。

改革不是自娛自樂,一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是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當前,更多類似“家門口”的舉措正在浦東新區落地生根:不斷加碼的“五違四必”和中小河道整治讓居民感受到生態環境、人居環境的顯著改善;21公里全面貫通開放的黃浦江濱江東岸空間,讓老百姓擁有更多公共活動空間和親近自然的好去處;各類高品質文化資源進駐社區文化服務中心,那里漸漸成了社區居民愛去、常去的地方。

“繡花式”管理智慧城市

特大型城市的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如何做到?背后考驗的是體制機制的創新水平以及城市運行的智慧化水平。而浦東正在打造的城市運行綜合管理體系,正是這樣高度集成的智能“城市大腦”。

以“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聯動、左右貫通”為目標,浦東構建形成區中心-街鎮(特定區域)分中心-聯勤聯動站-村居工作站四個層面“1+(36+3)+X+Y”的城市運行網格化綜合管理體系。將網格中心、應急辦、安監局、“120”急救調度中心、防汛指揮中心、城管執法局信訪分隊6個部門(單位)作為整體入駐單位,將公安分局、城管執法局、市場監管局、建交委、環保市容局、衛計委、規土局、教育局等8個部門作為派駐單位,以指揮長負責、聯席指揮、聯勤聯動等工作機制為銜接,實行高效指揮,實現快速處置,體現綜合治理。

不久前,浦東乃至上海管理模塊集成度最高的“智慧小區”誕生。它是南碼頭路街道西三居民區,大部分房屋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設施老舊,居住環境和安全指數差強人意。通過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學技術,小區布設各類信息感知點1430個,功能覆蓋了小區停車、消防、綠化、治安等領域,社區可以實現對人口的精準管理、對重點人員的精準管控、對違法行為的精準發現,提升各類社區警情和突發狀況的處置效率,最終讓百姓受益。

加速城鄉一體化發展

1210平方公里的浦東大地上,大部分空間屬農村地區。如何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發展?浦東要破這個題。

2017年底,浦東新區區委區政府印發實施“城鄉發展一體化2020行動計劃”。按照計劃,未來幾年浦東將以美麗家園和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在城鄉空間布局上形成新格局,浦東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實現“繽紛社區”建設、“城中村”改造、鎮總體規劃、村莊布點規劃等“四個全覆蓋”;在城鄉環境治理上實現新突破,加快建設與國際化大都市相匹配的美麗鄉村,美麗鄉村達標村基本實現100%,農業廢棄物處置率達到80%以上; 在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上達到新水準,建設軌道交通、高快速路、主次干道、公共交通等“四張網”,實現軌交站點服務范圍覆蓋88%的鎮,高快速路網“鎮鎮通”,主次干道覆蓋88%的行政村,公交網“村村通”進一步優化完善;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邁上新臺階,通過缺配補點、改建修繕、資源共享等方式,基本實現社會事業15分鐘服務圈全覆蓋,做到城市化地區15分鐘步行可達、城鎮化拓展區15分鐘步行和騎行相結合可達、遠郊地區15分鐘騎行可達;在郊區產業轉型升級上探索新路徑,新增8萬畝高標準農田,農村承包土地流轉率提高到85%,促進城鄉產業融合發展。

一項項舉措的落地,帶來的是社區、鄉村面貌的變化,更是百姓的獲得感。“繽紛社區”行動計劃實施后,位于福山路與商城路交叉口西南方向的福山路跑道花園建起來了;在泥城鎮彭廟村,“美麗庭院”建設“帶”出鄉村新面貌,人在村莊走,猶如畫中行,村莊的公共區域能與城市小花園相媲美。當每一個在浦東生活和發展的人精神上有歸屬感,這個地方就有了最宜人的溫度。(撰文 王志彥 杜晨薇 黃尖尖 舒 抒)

首頁 | 城市快報 | 國內新聞 | 教育播報 | 在線訪談 | 本網原創 | 娛樂看點

Copyright @2008-2018 中國經貿網 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侵權撤稿QQ:9 9 2 5 8 3 5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谢日日欢 |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 另类老熟女HD| 中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性色AV |